当前位置: 首页 > 孕前准备

孕妇尿肌酐0.5(孕妇尿肌酐0.9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3-02-05 10:11:44 来源:贝徕国际试管助孕 本文有396个文字,大小约为2KB,预计阅读时间1分钟

育龄期女性在妊娠期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有效血浆流量会发生改变。

妊娠期肾脏有哪些生理变化?(下)「免疫相关肾脏健康科普108」

插图来源于网络

肾小球滤过率(GFR)在妊娠4周时即明显升高,9~11周达到高峰,36周后开始下降,直至产后1~3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肾有效血浆流量在妊娠早中期升高更明显,至临产后开始下降。由于GFR增加,肌酐、尿素和尿酸的排出增加,所以妊娠期血肌酐、尿素和尿酸的水平是下降的。而妊娠期蛋白合成增加更使尿素的水平进一步降低。因此在非妊娠期妇女视为正常的化验数值至妊娠期可能就是肾功能损害。妊娠期血肌酐超过70.7μmol/L应视为异常。

妊娠期肾脏有哪些生理变化?(下)「免疫相关肾脏健康科普108」

插图来源于网络

由于妊娠期GFR的增加,尿蛋白的滤出随之增加,正常妊娠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达300~500mg。所以当妇女患有肾脏病时,妊娠后蛋白尿增加并不一定就是肾病的加重。但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应考虑为病理性;若在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300mg应高度重视,这些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导致胎儿存活率降低,发育迟缓及早产。另外,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滤出也增加,加之妊娠期肾小管对这些物质的重吸收减少,可造成肾性糖尿和氨基酸尿。尿液中营养物质的增加是妊娠期易患尿路感染的另一重要原因。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增加,使得妊娠期肾小球处于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但这些生理性改变不会引起健康的肾脏发生器质性损害,但如果妊娠前已有一定程度的肾脏疾病和(或)高血压,即可引起继发性肾小球硬化,使肾功能恶化。


文案:俞小芳

妊娠期肾脏有哪些生理变化?(下)「免疫相关肾脏健康科普108」
妊娠期肾脏有哪些生理变化?(下)「免疫相关肾脏健康科普108」